犀牛娱乐原创
文| 小福 编辑|朴芳
今年,我们见证了越来越多的新兴平台在影视营销领域的强势崛起。而其中,B站无疑成为了最热话题的阵地之一。从《以法之名》的悬疑引爆,到《演员请就位3》引发的演技大讨论,再到《一饭封神》中UP主的意外“入镜”,这些热门影视项目被观众用不同的角度不断拆解讨论,呈现出新颖的互动模式。
那么,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,影视营销如何才能跟得上潮流、打动用户?我们不妨从B站的做法中找寻答案。
打破单向传播,注重用户“活人”参与
展开剩余79%影视营销的第一大难题便是内容同质化、传播效果不佳。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,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把“活人”带回营销的核心。这意味着,用户不仅仅是内容的接受者,更应成为参与者、评论者和创作者。
以《演员请就位3》为例,这档综艺的精彩程度,用UP主@刘老师说电影的解说就能体现得淋漓尽致。通过将高光时刻与表演风格的“派系”分析结合,刘老师的二创视频将整档节目浓缩成了最精彩的部分。在B站,这种富有创意的二创内容随处可见,许多视频单集的播放量超过百万,爆款频出。这样的内容不仅帮助节目稳居B站综艺星榜的TOP1,还让它成为了2025年最热门的综艺之一。
此外,剧集类内容同样受益于UP主们的深度解析。例如,UP主@不善言辞的秃秃通过一篇万字解析,深入挖掘《白夜破晓》中的每个细节,从剧情走向到镜头运用、滤镜隐喻,无一不精细。再如,@女编剧就要写女主角用专业的视角分析《山花烂漫时》的剧作设计,极大地提升了剧集的讨论热度。
这些精彩的二创不仅推动了剧集的热度,还帮助用户做出观剧决策。当他们不知道该选择哪部剧时,往往会看看UP主们讨论的内容,进而做出选择。
从“软”到“硬”——转化率提升
影视营销的第二大挑战就是如何提高转化率。如何将用户的关注转化为实际的观看行为呢?这里,B站展现了“软硬兼施”的独特优势。
所谓“软”是指内容的渗透力与话题的延展性。例如,UP主@默片老顽童通过创意的混剪视频,将《无限超越班》变得既有趣又富有新意,为该综艺带来了新的热度。而《以法之名》也因UP主的深度剖析和评论区的热烈讨论,形成了强大的传播效应。UP主与用户之间的互动,使得这些内容持续发酵,并帮助平台打破了短期流量的局限,持续发力。
而“硬”的部分则是提升内容消费路径的效率。例如,优酷与B站的合作,为用户提供了一键跳转的功能。用户在B站看到相关的二创内容后,可以快速跳转到正片观看,形成了完整的转化闭环。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,不仅提升了效率,还让用户的观看行为变得更加自然和流畅。
这种“软硬结合”的模式在B站的生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:UP主通过深度二创和话题延伸激发用户的讨论与参与,而平台则通过技术打通提高转化率,使得用户不仅在评论区活跃,还能直接从讨论转化为观看。
影视营销的升维思考
过去的影视营销往往更注重短期爆发,集中资源进行冲刺,追求的是短时间内的“引爆”效应。然而,内容的传播应更像马拉松——需要不断发酵,与用户的情感共鸣同步,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。
B站的这一策略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点。在B站,影视营销不再仅仅是平台单向输出内容,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。平台通过UP主的创作,提升内容的深度与广度,用户则通过自己的参与,成为内容传播的积极推动者。
这使得影视营销的底层逻辑也发生了变化——不再是单纯的流量引爆,而是内容的深度共创与持续发酵。平台与UP主的互动成为了营销成功的关键因素。
未来,随着内容生产端更加注重话题的创造,营销预算可能会更多地倾向于“深度内容合作”。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影视行业的宣发方式,形成一个更加成熟、精细化的营销生态。
结语:深度共创,营销新机遇
我们可以预见,影视营销未来将更加注重深度和共创。B站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社区平台,正试图通过“软硬结合”的方式,引领一条全新的价值路径。通过用户参与和UP主共创,B站正在帮助影视行业建立起更有深度、更具持续性、且具备高转化率的营销模式。
在这个内容快速发展的时代,我们或许已经站在了影视营销的一个全新分叉口。随着深度内容的崛起,流量的力量依然重要,但未来更为可持续的营销策略将侧重于深度互动和长尾效应。
发布于:山东省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